成都印象
很久之前写的一篇文章,写于2018年9月25日。搬到这里,以作纪念。
另,第一次去成都,原来已经是5年之前了,感慨万千。
因为工作的关系,前些天去成都出差一个星期。
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。俗话说,“少不入川,老不出蜀”,对于成都这座城市,有太多的内容可以书写。
短短的一个星期的时间,只能够浮光掠影的体验一番,即使如此,也给我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。
繁华
由于住的地方就在市中心,近距离的体验了一番成都的繁华景象。
春熙路上人流如织,路两边有各种大百货商店和名牌专卖店以及美食店。
来来往往的情侣和小姑娘们往往三两成群,用听不太懂的川音交流着。
路两边的播放着各种促销信息,店员站在门口不但喊着,还不停的拍着手吸引人们的注意。
空气中不时传来美食的气息,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。
论起繁华的程度来,感觉不比北京、上海差,毕竟也是一个省的都会所在。
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,你在其他地方能买到的东西都能在这里买到。
美食
这次出去吃饭的时候虽然不多,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:基本上好吃点的饭店都需要排队。饭店门外有专门的给排队的客人坐的椅子。
各种各样的美食都有,还是拿春熙路举例,一般来说,购物街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,美食店最多只能算是点缀, 不会太多,可成都不一样。
据我目测,在春熙路上的购物店和美食店能达到2:1的比例。成都人对吃的喜好可见一斑。
要说哪种美食最多,肯定是火锅。
四川的火锅全国出名,可惜我这几年对火锅的兴趣不大,不然肯定要尝尝。
至于其它的食物,我发现成都人吃兔子头和兔肉很多,可惜我都不感冒。
这次对于美食的收获,在于吃了正宗的水煮肉片。
一直想尝尝正宗的水煮肉片是什么样的,在美团上找了个排名第二的私房菜餐馆,专门点了水煮肉片。
至于感受,只能说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水平,感觉和本地吃的没啥区别甚至还不如。
我发现我非常适应四川的饮食,别的小伙伴们都喊辣的时候,我居然没啥感觉,哈哈。
景点
这次时间很紧,抽空去了几个比较近的景点:武侯祠、宽窄巷子、锦里。
武候祠跟园林一样,到处是树,加上湿润的空气,是个休养的好地方。
我对武侯祠不太满意的地方是把诸葛亮修的太像神佛了。
是修的像神佛,从布局到造型,无一不像个庙宇里的神仙,不太像个先贤或者人。
宽窄巷子和锦里比较像,都是购物吃饭一条街,和西安的回民一条街功能类似,但是感官上比西安的那一条街强太多了。
这两个地方,所有的建筑都是仿古的,门牌也是一样,古香古色的,很有文化氛围。吃饭娱乐也便宜,一场戏30块钱送茶水,采耳30左右。
和逛西安那一条街疲累的感觉完全一样,在这里,逛累了你就可以随便进个茶馆喝壶茶休息一下,很有生活的氛围。
茶馆在不表演戏剧的时候有暖场的驻唱,据说很多都是川音的学生,虽然没啥名气但是水平不低。一个驻唱小哥唱的《钟鼓楼》让我现在都没忘。
宽窄巷子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,是有三个书店。
像这种来成都必去的地方,一个摊位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不为过。
就是这样的地方,我居然看到了三个书店,让我对成都人的文化理念和传承肃然起敬。
再联想到四川省图书馆和科技馆建在最繁华的市中心,四川人对文化的重视让我印象深刻。
生活
四川号称”天府之国”,成都做为四川的中心,无论在气候和人文上,都是一座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。
城市里绿化的非常好,整个城市里随处可闻到芙蓉花的香气,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快。
印象最深的还是市中心的人民公园,树木郁郁葱葱,遮天蔽日,配合成都特有的湿润气候,空气非常的清新。
据说成都一年最多有100来天的晴天,本地人没有足够的日照时间,造成了两个结果:1、四川人普遍很矮,2、四川人爱吃辣以驱湿气(都是导游说的)。
反正我来到成都之后才发现原来我的个子是这么的高,哈哈。
如果说四川什么最多,我感觉就是茶馆和戏院。这个多是和其它地方相比的,感觉就是这两个地方随处可见一样。
这次时间紧没去听,下次再去一定补上。
酒吧
赵雷的一首《成都》,让我在成都的这几天里总是忍不住啍起,其实我是真想去雨林路的小酒馆去看看,可最终没有成行。
四川的酒吧非常出名,也很集中,因为是川音的所在地,酒吧的驻唱水平很高。
留待下次再去体会吧。
这几天一直想写篇文章来纪念这次的成都之行,生怕时间一长就忘记了,所幸终于写完。写的很简略,再有想起需要写的地方,再补上吧。